首 页 科学成就 力学人生 学术论著 获奖成果 访谈印象 媒体报道 大师风采
一段难忘的经历——参加力学所郑先生领导的地下爆炸课题组研究
   

采访李荫藩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现为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退休研究员)

采访人:李和娣、丁雁生、金和

采访地点:力学所302会议室

采访时间:2012年12月17日

我和郑哲敏先生第一次见面是在文革前,当时有个21所的9号任务,可能这个任务已经下达给你们力学所了,计算方面的工作也下达给我们计算所了。我记得在文革前有两次活动,一次是在国防科委大楼,也可能是国防部大楼,放核爆炸的纪录片电影,这是我第一次去那儿。第二次去就是讨论9号任务的方案了。当时作报告的人有谢铁柱,他原来是我们计算所三室的,他主要讲计算。重点报告是21所的业务负责人程开甲,是主要报告人。可能他在先,讲模型、讲计算。当时郑先生在会上发表了很多意见,具体的现在我已经记不得了。但当时我就觉得这人是谁呀?他讲了很多,对方案提了很多意见。呀!这个人很厉害,他对9号的方案、力学模型很有研究。当时给我印象很深。他讲的时间不是10分钟、8分钟,站在黑板那儿讲了很多。别人也就是讲个两三句,几句。这是我的第一次接触,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是郑哲敏先生,甚至也不知道他是力学所的人,但给我的印象是,这个人水平挺高的。

当时我在计算所是负责搞9号任务的这个组,在确定搞这个任务的时候,保卫科还把我找了去谈过话。文革中间,开始很乱,忽然有一天,军管会杨副组长把我们这个组的人找了去开会,说现在有个任务,要我们组出一个人到力学所去,配合力学所干,最后确定我来。当时文革乱轰轰的,我也愿意出来,就这样我到了力学所参与这个课题。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我在力学所的办公室是怎么坐的。我坐在西边,靠窗户的位置,我后面大概是张德良,靠东边的一排三个人,第一个人是解伯民,第二个人是郑先生,第三个是刘育魁。以前我在计算所搞这个工作的时候,模型是21所提供的,当时对于这个模型的来源我不太清楚,是21所搞的呢,还是从力学所拿过去的呢?总之拿到我们计算所那儿,我们就负责算。我们研究计算方法并具体进行计算。

我来到力学所以后,力学模型就由力学所提供。我负责研究设计计算方法并进行上机计算。我接触到的人就是郑先生和解伯民,还有刘育魁和张德良。配合我去算的主要是张德良,上机的时候基本上张德良都跟我一起去,刘育魁也许个别的时候也去过,我记不太清了。我记得是用109乙机计算。算出的结果的分析,主要是力学所负责,就是他们四位。他们的主次是很明确的。哪里跟想象的有差距,模型可能做些调整,我的计算也可能做一点小的调整,系数啊什么的,然后我再去算。

当时除了我们这几位以外,偶尔到我们办公室来关照我们的,有郭永怀先生。

这样的工作状况持续了好几个月,就是改,我去算。算回来,如果跟想象的不合适,再改,再算。地下爆炸计算,模型正确与否、计算是否成功,有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坑的形状和大小尺寸,认为满意了,就行了。在这几个月中,不管力学所在文革中如何如何,但在这段工作期间,我认为所有的人都是专心专意地干这事情的,受外界的影响不大。可以想象,当时郑先生是有压力的,文革期间嘛,他的处境……,但知道这个项目的重要性,不仅仅因为它保密,而是它本身的背景,大家都是全心全意地做工作。郑先生是为主的,然后是老解,当然刘育魁和张德良是助手了,是这样搭配的。文革前我就碰到过郑先生,到这儿才真正认得了郑先生,感觉到他不是一般的学者,不是一般的副研究员的水平,当时他还是副研。

我感到郑先生不一般,是水平很高的学者,而且责任心是很强的。给我很多启示,他们都那么卖劲,我上机,包括张德良,主要是夜里上机的。当时计算所就那么两台机器,大部分时间都被九所包了,我们上机基本上都是夜间,是很辛苦的。郑先生当时就比我们事儿多,当时郑先生已经40多岁了。

整个课题组(郑先生、老解、刘育魁、张德良和我本人)团结一致,有始有终,是很完美的完成了这个研究任务的!成果就是地下爆炸的力学模型-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及其数值模拟方法。我们最后的结果是满意的,交卷了,我印象是满意地结束了。在此期间及此后郑先生给我的帮助我是很感谢的!我对郑先生是很佩服的!

 

本稿来源于“郑哲敏学术成长采集工程”采访专家的实况记录,李和娣、丁雁生记录采集,陈淑霞记录打字,金和编辑成文。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0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9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邮编:100190 电话: 86-10-6256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