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通知公告 支部活动 新闻报道 政策文件 特别专题 佳作欣赏 丹柿杂谈 信息查询 力学所主页
杨绛作品《我们仨》读后感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8-25      点击:次      打印                【关闭】
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我们仨》是作者对钱钟书、

             我 爱 我 家

                 —杨绛作品《我们仨》读后感

                  汪清

百岁杨绛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学者和翻译家,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我们仨》是她对钱钟书杨绛钱瑗一家人的亲情回忆,记叙了一个知识精英家庭大半个世纪的不凡经历和家庭故事。从1935年小两口刚结婚就去牛津求学,“离家远出,不复在父母的庇荫下,都有点儿战战兢兢,但有两人作伴,可相依为命”,到在图书的海洋里徜徉,再到爱女瑗瑗的降生、成长,以至于之后六十几年的岁月。

这本书分三部分并有附录: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记述杨绛寻觅钱钟书的梦,一个“老人的梦”,只有两页;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从一个“长达万里的梦”开始,讲述作者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冥冥蒙蒙,亦真亦幻;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重笔墨的篇幅,她以平平淡淡的语言,一个又一个温馨的故事,将几十年的人生坎坷娓娓道来。附录则是三个人的若干页文稿往来信笺和钱瑗为爸爸画的几幅速写的影印件。

上海解放前夕,谣言满天飞,逃离大陆是不少人的选择,而他们毅然选择留下。杨绛写道:“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觉得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正是这样的赤子情怀,使他们在几十年的生活中,虽然经历了许多磨难,却无怨无悔。

这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杨绛写道:“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谁家没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添上子女,就成了我们三个或四个五个不等,只不过各家各个样儿罢了。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担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儿快乐,就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正是这样的家庭观,使得这一家人相濡以沫,相依为命,走过几十年风雨路程,天上人间,却难断挚情。

他们性格各异,志趣相投。钱钟书先生淡泊名利,超凡脱俗,风骨铮铮,而略带狂是个只对书本动情的文痴!但他的性情并不古板。钱钟书和杨绛一生只有一个女儿钱瑗,小名阿圆。钱钟书从来不摆父亲的威严,他比女儿还要顽皮。钱瑗小时候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看看他在家跟女儿玩的游戏——用墨笔在幼年女儿的脸上画胡子,在肚子上画鬼脸,给女儿编顺口溜,随着女儿的表情给她起绰号,什么猪撅嘴,牛撞头,蟹吐沫,蛙凸肚等,简直就是个老顽童。钱瑗,用爷爷的话来说,“一等一的读书种子”,从小酷爱读书,善良孝顺,品学兼优,读书时立志当“教师的尖兵”。后来她如愿以偿当了教师,兢兢业业,努力工作,敢于直言,深受学生喜爱,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尖兵。杨绛先生则“像一个帐篷,把身边的人都罩在里面,外面的风雨由她来抵挡”。这一家三口都将读书治学作为自己人生的追求,他们善良、智慧、正直、达观,始终把握着生命的真谛。

书中娓娓道来的沧桑岁月,从一个个平凡的故事里,告诉我们如何淡泊名利、潜心修学;如何为人父母,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如何享受眼下的生活,无论这样的生活是贫苦抑或富贵。对于夫妻来说,如何不因贫贱、富贵而改变对于家庭的责任,以及一份始终不渝不离不弃的坚守

她不曾把人生描绘的多么壮丽,多么缤纷,却无处不在地告诉我们,她是多么爱她的丈夫,爱她的女儿,那份热忱,那份牵挂,厚重深远。

   1994年,钱钟书住进了医院,从此缠绵病榻,不久钱瑗也住进了医院。杨绛每天奔波于相隔大半个北京城的两家医院,悉心照料。这对于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来说,其辛劳艰难可想而知。1997年早春,阿瑗不幸去世,还差两个月才满六十岁。白发人送黑发人,那该是人世间怎样的一种悲痛啊……1998年岁末,钱钟书先生也离世而去。“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读到这里,谁能不为之动容?

这里没有让人悲痛欲绝的词句,没有让人撕心裂肺的呼喊,她又写道:“剩下我一个人,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顾望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但尽管这么说,我却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杨绛笔下的几句感叹,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其意蕴之丰富令人回味无穷。老人在这里显然不是示人以“人生短促当行乐”或“独对水月空自悲”,而是珍惜生命、务实求真、淡定物外、不与人争。她热爱大自然,热爱文学艺术,热爱她的“我们仨”,这种经过岁月沧桑的洗礼,对生老病死看得如此透彻达观,大爱无言、荣辱不惊的情怀,令我感动不已。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坚持,更是一种生活。我们看到一个沉着坚毅的老人,所有经历过的悲欢离合,大起大落,在她的眼里都是一种淡定。读了《我们仨》,除了感动,还让我多了对生活、对家庭、对亲人的思考。

联想到我自身,也是一个三口之家。但我这个家最大的遗憾是有一个先天智力重度残疾的女儿。孩子出生时,外婆给她起了寓意美玉宝石的名字“琭珂”,小名“琭琭”。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她竟然智力残疾。多年来,我们带她求医问药,大医院小偏方都试过,弱智学校也上过,都没有太大的效果。有好心人曾劝我们把孩子送到农村委托别人抚养,再生一个健康的孩子,这的确是不少类似家庭的选择,可我们从没动过这样的心思。孩子是无辜的,既然我们把她带到了这个世界,就要让她和正常孩子一样享受家庭的温暖,给她更多的呵护。我们也是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就这样,从开始的无法接受到现在的坦然面对、不离不弃,一起走过了三十多年。她的爸爸对她从无怨言,琭高兴的事他都愿意去做。爷爷奶奶对她更是怜爱有加,从不让她受任何委屈。我的邻居曾说过,孩子是不幸的,但是生在你们家又是幸运的。爷爷87岁得了重病,意识不清,不能说话,家人叫他没什么反应,而当琭伏在爷爷身边,看看脸,摸摸眼睛叫爷爷时,老人家的眼神突然聚焦明亮,嘴唇翕动,泪光莹莹,那情那景,令在场的人心酸落泪。我明白,弥留之际的老人,最牵挂的是他的孙女……爷爷走了,琭不懂死是怎么回事,但她经常会问我“爷爷呢?”我告诉她爷爷在天上……

人人都有个小家,我觉得朋友圈也许可以说是另一种“家”。早在1995年,我们力学所喜欢交谊舞的朋友们自发成立了民间交谊舞协会,定于每周一晚上跳舞,并且经常组织外出活动,最兴旺的时候有二十多人。对舞协成员们来说,这是另一种意义的家,是我们工作之余、家人以外的心灵家园。开始我自己来跳舞,后来大家让我把琭带来,谁知她这一来,就坚持了十几年,不仅跳舞,还参加舞协组织的所有活动。在这个“家”中,伯伯、阿姨带她跳舞,陪她做游戏,哄得她哈哈大笑,这是她最开心的时刻。舞协的朋友们给琭混沌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她和大家也很亲,知道每个人姓什么。如今舞协走过20年,有几位朋友故去了,秦燕玲、沈青、竺乃宜和万大姐(徐硕昌夫人),琭清楚地记得他们,知道他们也在天上.....

我爱我家,我爱我的朋友。感恩他们在我生活的不尽如意中给予的帮助和鼓励。我还感恩国家对残疾人群体的重视,给予他们最低生活保障的政策惠及我们的家庭。

都说家庭是心灵的港湾,世上的家庭万万千,幸福其实很简单,不需要光鲜亮丽,只是平平淡淡,热爱生活,珍惜眼前人。       

   现在,我们也步入老年,今后会面临许多困难,人总要离去,总躲不开最后的孤单,惟有心静才好。如今一百零三岁的杨绛先生优雅地活在人生的边上,至今仍笔耕不辍。对于归宿,她曾用英国诗人蓝德的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生死观:“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了,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先生是我们的楷模,我们虽然距她甚远,只能仰视先生的崇高境界,但见贤思齐,常自劝勉总是不错的,我也加强修炼吧,争取做一个豁达、淡然、坦荡的人。

 

         

 

 

                         201411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0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离退休人员党支部,人事教育处离退休办公室  电话:82543866,82543867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邮编: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