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不空,也并非遥不可及,这样的个人知见,说出来有些心虚,不过非常感谢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分享,因为我始终相信幸福只属于勇者。幸福,无非就是人的一种感受,但为什么说起幸福呢?因为扪心自问我们为什么活着?说到底都是为了实现人生幸福。然而这个幸福的水平及长久性又由一个人毕生的信仰决定。信仰,通俗来讲便是人所持有的信念和崇仰,他支撑起人一生的追求。
不同的人给幸福的定位不同,有的人认为有比较好物资生活水平便是幸福,这样的人在当今有很多;也有一些人,把权、钱、名、性作为人生追求,像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反贪局处长陆亦可与某高校的科研工作者相亲的一幕,那位科研工作者说的话另人不寒而栗:不干专业好多年,科研人穷,通过陆亦可来走高育良的后门谋一个政法口的工作做,以达到自己有权有势有钱的目的。
那么这些人认为的这样的生活真的幸福吗?可靠吗?单纯地追求权钱名性似乎不能被说服有什么不对的,但是当这些追求和自己所在工作岗位的性质和职责发生冲突的时候,是不是能够抵挡住诱惑不犯错误呢?我想不能说犯了错误的他们没有信仰,而是因为没有相对正确、高明的信仰,或者是即便有过正确高明的信仰,但是由于平时疏于学习,从而未能真正地提高思想观念水平,未能体会到信仰主导下的:严于律己、敢于牺牲自己的利益,所带来的崇高感这样高水平的幸福,因此事到临头的时候,没有能够坚守住自己的信仰,一念之差,一步错步步错,最终为自己错误的选择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悔恨终生,与幸福南辕北辙。
马克思的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守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因此信仰并不是空中楼阁,不同的职业,体现了个人在实现社会价值上的不同分工,同时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地自我完善,这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构筑起一个人信仰的核心载体。也就是说我们的职业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便是信仰的体现,是我们实现人生幸福的重要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学科分门别类,越来越多的人把科研作为自己职业上的一种选择。
那么在科研慢慢作为一种职业选择的发展过程中,是否改头换面了呢?科研的本来面目应该是什么样的?而我们为何选择从事科研工作呢?从我个人来讲,选择读博是因为当初读研的时候很自然地就认为读完研后继续读博,争取把自己所学的专业学好,能够学以致用,相信有真本事就不怕没有好工作。可是这些并没有使得自己拥有很强的学习动力,我想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信仰。
何以见得呢?如我们力学研究所的创始人钱学森先生的成才之路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20世纪20年代火车是中国工业的希望,那个时候钱学森认为当时之世界唯铁道可以立国,因此1929年,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习火车头设计。1931年,日本侵华,其狂轰滥炸让钱学森意识到:没有强大的航空工业,中国只能任人欺负,国难当头,于是他投身航空。1935年留学美国,学成后,他放弃了美国优厚的物质待遇,为了回国被美国软禁长达5年,仍未使他科学强国的信念受到动摇,最终于1955年回到了自己的祖国,由于他的效力,使得中国的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反观当下的科研氛围,与当时科研氛围有何不同呢?现在的信息科技发达了,实验数据也可以买,无风不起浪,而这样的现象只会对科研造成恶劣的影响。另外,今天无论是科研条件,还是教学条件都要比从前好很多,可是正如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高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呢?”因为那个年代是大家团结一心为强国求学作为信仰所主导的科研氛围,他们不是为了更好的物质生活水平才去奋斗的,也没有想过要有多高的名誉成就,但却反而取得了伟大的科研成就,并且幸福地充满热情地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所以再大的困难都没能阻挡住那个时代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绩。
因此在当下我们的科研离不开信仰,以及需要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觉悟,保持精进的状态。那么怎样的信仰才可以?我们还是从历史中找答案:钱学森先生回国后认真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加入了共产党这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锋队,这为他之前求学的方向找到了信仰的归宿,从此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为国家和民族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科研事业中。
所以建立起如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应该有的信仰,从而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科研氛围中工作,跳出势单力薄孤军奋战和生活压力导致的为出成果而科研的怪圈,从此以一种充满了热情地幸福的状态去做科研过人生,我想没有任何科研工作者拒绝这样的科研氛围。
同时,尽管信仰的建立与坚守并非易事,但这并不能说明信仰是遥不可及的。当下,在聚焦十八届六中全会,我们微重力重点实验室紧紧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两学一做”的重要思想积极展开学习和实践。
而微重力重点实验室是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为适应我国空间科学、载人航天工程等发展而组建的。实验室党支部在原有基础上,于2016年重新组建,新支部新气象,现在支部由25名正式党员组成,这一年来微重力党支部党员同志们,在加强基本政治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本职科研工作:如在“实践十号”空间科学实验,以及十月“天宫二号”与“神州十一号”对接并开展科学实验的重大科研项目中起到了骨干带头作用。以及积极推动了科普大众行的支部活动。2017年度我们将继续坚持特色支部活动,带着微重力科学走向西部.
综上,在当下的科研环境下,我们微重力实验室的全体科研人员,在支部党员带头影响下,团结一心,将信仰的种子播撒在心田,生根发芽,完成了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再接再厉。与此同时,十八大以来,党建完善为六位一体的模式,其中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是对信仰的建立与坚守所必须做的工作,而信念是信仰具体化后的做事之动因,所谓一念之差便是一步之遥,可见党建坚定信仰,信仰反映信念,信念引领科研,有了正确、坚定的信仰,便有了强而持久的动力,科研创新便会自然而然的发生。
因此,作为微重力实验室科研大军的一份子,我坚信,这个时代属于我们,以科研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坚持推进科普事业之信念,用与时俱进的党建工作带好科研的队伍,来巩固和促进科研上的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践行信念引领科研,党建促进创新。继往开来、勇往无前!用事实证明:信仰不空,也并非遥不可及! 从而走上能够使我们人生收获高水平幸福的康庄大道!
(演讲者:刘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