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党支部
第一部分 信念之火
今天,我同研究生支部的同学们一起来参加这次演讲比赛。我们演讲的题目叫—— 信念的力量。
上周五,在预赛中,听完其他支部充满激情的演讲,我们研究生支部的参赛选手觉得更应该把这次演讲做好,因为我们是力学所事业的传承者,是力学科研的生力军。我们今天的演讲分为四个部分,我来讲第一个部分:信念之火。
在准备演讲内容的时候,我不禁回想起在力学所求学和工作的13 个春秋。敬仰于一批批力学前辈们筚路蓝缕,开创事业;感动于一代代力学人薪火传承,求索创新;欣喜于一个个重大课题攻关突破,摘取成果。我深深感到,这就是力学所的魅力所在。为何枣树林下,步履总是匆忙;为何雁栖湖畔,能一心探海问天?因为力学所的光荣历史和传承,为我们这个大集体注入了“科技报国” 的强大信念。这信念,就像高举的熊熊火焰, 照亮着我们、指引着我们。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钱学森、郭永怀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回国,使力学所从建所开始就在学科方向和课题研究上有了很高的起点,并确定了力学所的方向任务为“上天、入地、下海和为工农业服务”。从上世纪50 年代起,我们所陆续承担了很多国防项目,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力学所主持建造了我国第一批超声速风洞,并且试车成功。力学所在怀柔基地建设了爆炸实验室。承担卫星本体试验设计及试验。
当1964 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那一声巨响振奋的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心,也点燃了力学所人的信念之火。这火就是坚定是面向国家的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坚持工程科学思想,建设国际一流科教融合工程科学研究基地。正是在这种信念引领之下,力学所耄耋之年的老院士们,依然在为力学的发展贡献着力量,力学所的研究人员也兢兢业业,不知疲倦的攻坚一个又一个困难和难关,他们都在脚踏实地,实现着从无到有,实现着团结、奋进、务实、创新。如今,钱学森先生的塑像和郭永怀先生的塑像立在咱们所的主楼前,立在高洁的竹林和松柏前,这不仅是塑像,他们更像是磐石,牢牢地放在力学研究的阵地上,让我们力学所的每一个人都脚踏实地,奋勇向前。
( 演讲者: 刘丽)
第二部分 燎原之势
2015 年我来到力学所,上的第一堂课就是“永远的怀念”,介绍郭永怀先生的勇于担负民族责任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操;对待事业踏实严谨的态度,追求科学真理的孜孜不倦;淡泊名利、低调务实的做人风格。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可以说百废待兴, 人才建设非常迫切,而此时的美国却是世界科学的前沿阵地,是科学发展的大好时机。面临选择,郭先生义无反顾的回国,投入两弹一星的研究。
1957 年6 月7 日。光明日报发表郭永怀的《我为什么回到祖国——写给还留在美国的同学和朋友们》一文说道:“这几年来, 我国在共产党领导下所获得的辉煌成就,就连我们的敌人也不能不承认。在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时代,我自认为,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是的,从决定回国的一刻起,他已经把个人的命运和故土的建设紧密地结合,已经把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祖国的未来连为一体,不会再去计较个人的学术成就了。文章还写到:“由于执行了百家争鸣政策,对所有问题我们都空怀若谷,不经过讨论,就没有定论,我们需要权威,但是权威不能专有真理。”郭先生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从这不多的言语里依然可以看到他对科学研究务实严谨的态度,才气过人而又朴素无华的品格。
1968 年冬天,一架从西北飞回的民航客机,在途中发生了不幸,飞机解体起火。根据回忆,现场有两具遗体紧紧地抱在一起, 在他们烧焦的身体之间,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的绝密资料完好无损,那是郭永怀先生和他的警卫员用生命去捍卫的。见到这一场景,前去接应的士兵当场跪地痛哭。59 岁的生命就这样在一刹那结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首先想到的依然是国家的事业,这种可叹可敬的情怀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力量。作为一名踏着郭先生的脚印继续蹒跚在科研道路上的青年学子,无论如何,这种踏实工作、奉献祖国的精神永远不能改变。
缅怀前辈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如何身体力行地去践行曾经的个人梦想、曾经的报国热忱。梁启超有言:少年强则国强。而作为21 世纪的青年知识分子,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建设统一起来是义不容辞的选择。
前人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的;尚未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去努力实现;前辈卓越的成就给力学所带来的光荣,对我们来说,不仅要为之骄傲;同时更是一种鞭策,为之激励!
( 演讲者: 高瑞弘)
第三部分 成长之路
2014 年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了”, 朴实的歌词,细腻的表达,触动了每个人对生活的思考,习总书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我的时间都被工作占去了”。
追忆时光,我的时间又去了哪里?我想时间都被成长占去了。从进入力学所读研, 第一次与老院士、老科学家们一起科研、生活,心里总是有种小心翼翼的自豪感。从第一次参加组会,战战兢兢地汇报工作,到现在敢于和导师唇枪舌剑的讨论学术争议,这是一次大胆的成长。
我常听到我的导师讲,他年轻的时候, 当实验得到一组漂亮的电镜照片时,会在楼道里兴高采烈地放声唱红歌,引得其他老师一阵羡慕。现在,当我做实验时,得到让导师满意的实验照片时,我也会得意的大声唱歌,不过我唱的是小苹果,我觉得“我的歌声比老板强多了”。我想这就是一次骄傲的成长吧。
2015 年冬天,就是在小礼堂,非线性实验室的年会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亲眼见到李佩先生。一位世纪老人,满头银发, 面容慈祥。虽然那时候李先生早已不在讲课, 但先生给学生们上英语课的栩栩画面却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第一次觉得这些词藻是如此的生动、可爱。这是一次心灵的成长。
去年十月,金秋气爽,我们支部去了狼牙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崎岖险峻的山路, 一路咬着牙坚持到了山顶,五壮士的雕像, 鲜红的五星红旗,向我们谱写了抗战年代,革命先烈们悲壮的英雄赞歌。在五壮士的雕像前,我们再一次庄严的宣读入党誓词,从大家的声音里,能够听到坚强不屈的精神, 能够听到报效祖国的理想。这是一次信念的成长。
每一次成长,都会让我整理心情,摒弃烦恼,继续前行;每一成长,都会让我心中的信念之火,燃起燎原之势。
( 演讲者: 马彦)
第四部分 女科学家
站在实验台前,她们是专注的科研人员;在学生面前,她们是温和又不失严厉的导师;在学术会议上,她们变成了光彩照人的学者;在成堆的参考文献中,她们成了传说中不修边幅的第三种人;在家庭中,她们又变回贤惠的妻子和温柔的妈妈。就是这样一群扮演着多重角色的女性,她们和男人一样,站在科研的制高点,探索着科技的无人区。然而,“物以稀为贵”的法则似乎在学术界并不通行。女性科学家作为学术界的稀缺群体,并没有受到更多的呵护与眷顾,反而因为性别的原因,需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与付出。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女科学家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们所的李敏华院士。李敏华院士1917 年11 月2 日生于江苏苏州。1940 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5 年和1948 年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那时的美国对妇女还很歧视,她在开始读博士时,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负责本科生的教授说:“我不能看到机械系有女博士。”幸好负责研究生工作的苏特勃(Sodeberg)教授支持她,在读博士期间,李敏华选修了热力学课程,肯能(Keenen) 教授在一次发考卷时说:“这次考题很难, 很多人不及格,第一名考95 分,是吴夫人(也就是李敏华院士)。”后来肯能教授夫人在一次茶会上对李敏华说:“开始肯能教授对你不相信,所以出难题考考你。通过这次考试肯能教授才相信。”
在塑性力学方面,李先生得出了轴对称平面应力问题用塑性形变理论的简单的精确解,论证了对这类问题在加载过程满足塑性形变理论的适用条件,以后又推广到平面应力问题。对涡轮轴( 变截面圆轴) 在扭矩作用下提出了应用非正交曲线坐标的有限差分法的新解法,能很精确地算出轴在小凹槽处的高应变集中区的应变。进行超载对低周疲劳寿命影响的研究工作。
“优胜劣汰”法则在女性科学家中表现的更为显著:要想不被科学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男性学者所淘汰,做科研的女性就必须做到极端的优秀。
毋庸置疑,女性学者在迈向科学之巅的征途上,的确存在来自生理、家庭和社会的诸多压力。在科学的世界里,她们比男性面临更多的艰难险阻,她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毅力和坚持。
今天,我们应该代表女性科学家自豪地说,她们是和男同事一样优秀的群体,理应得到这个社会更多的鲜花与掌声。
( 演讲者: 张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