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没有名利之心,不为名利所累,用心如一,坚持几十年,就可以把一件事做的很好; 如果他天资又聪明,生逢其时, 就可以做出了不起的成绩。
在不久前结束的力学所公众科学日,一场生动的科普讲座现场,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听众。
是谁?有这样的魅力?是他!中国高温气体动力学家,力学所俞鸿儒院士。
他在科研方面的成就众所周知:
他就是“在地面造天空的人”,他被称为“中国激波风洞第一人”。上世纪50 年代末,他开始探求低费用气动实验新方法; 60 年代末以极低费用建成大型激波风洞; 70 年代为多种航天飞行器提供气动实验数据,在解决研制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时发挥了重要作用;80 年代起,他致力于拓展激波管应用领域,创立了能产生高焓实验气流的爆轰驱动方法。
同样让人敬佩、动容的是他的经历,他的信念:
1、不计较,不强求,不追名逐利
1928 年,俞先生出生于江西省广丰县的偏僻山区,父亲崇尚行事要务实。五十岁生日时,不像别人那样大宴庆典,而是将一段崎岖的要径修成了平坦的新路。父亲常教导他,不要盲从别人的看法,观察任何事物,要弄清其实质。
他的学生时代正逢战乱不断。条件艰苦,没有教科书,只有飞机轰炸声。在那样的环境下,他养成了踏实却又灵活的学习方法,不死记硬背,不追名逐利。这么多年来,他都只管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其他的不必强求也不计较。
不计较,不强求,不追名逐利
这-- 是他的信念
2、独立思考,不盲从,不怕犯错
为研究超声速飞行,1958 年,力学所成立了激波管组,俞先生受命担任组长,当时,氢氧燃烧驱动激波管,因其存在较大实验风险,已是国际上基本弃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但俞先生却从不盲从,他坚定地认为,只有这种费用低廉、驱动力强的方法才适合中国国情。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经过无数次爆炸的危险,俞先生没有放弃,最终, 俞先生彻底弄清了实验的关键因素和技术措施,最终创立了氢氧燃烧驱动方法,并沿用至今。
“从事科学研究,一定要勇于独立思考,不盲从,不怕犯错。”
这-- 是他的信念
3、“科研的关键是创新,不是钱”
50 多年来,俞先生一直坚持一个习惯: 以尽可能低的费用,研制出高性能的气动实验装置。
他一直强调,科学研究最关键的是人, 是创新,而不是钱。
1967 年春,在经费很有限的条件下, 俞先生建成了一台高性能的大型激波风洞, 当时北京大学建了一台规模和性能低得多的激波风洞,仅加工费就达80 万元。所以, 郭咏怀先生看到后,误以为他建造如此高性能的激波风洞,至少花费了数百万元。俞先生讲述了他如何收集利用废置设备,寻找最便宜又能保证质量的加工厂,加工费一共仅8 万元。
“科研的关键是创新,不是钱”
这-- 是他的信念
4、平易谦逊 科技奉献
年近90 的他满头银发,笑容慈蔼,个性爽朗。跟他聊天,大到国家科技事业,小到子孙趣事,他对自己推崇或反对的事物,总是直抒胸意,爱憎分明。在你面前的这位大师,丝毫没有院士的架子,如此真实,如此坦然。一次无意中聊天,他知道了我们是校友,讲起母校的往事,声情并茂,温暖真切。这么多年来,他心如止水、心怀感恩,他低调朴素、平易谦逊。他对科技事业的拳拳赤子之心令人敬佩、动容。他有胆识,敢担当。一个又一个的风洞,是他送给祖国腾飞的翅膀。在2015 年中国力学大会上,当时87 岁的俞先生获颁首届“钱学森力学奖”。国之栋梁,民之宝藏。这个力学届的“终身成就奖”实至名归。
人不逐名专心砺剑
这-- 是我们力学人共同的信念
人不逐名 专心砺剑 平易谦逊 科技奉献
——送给俞鸿儒院士的一首诗
带着平易谦逊的微笑
你从红毯上走来
带着朴实无华的信念
你从掌声中走来
我们多么崇敬你
你把科技腾飞的航线划向胜利的远方
我们多么崇敬你
你把中华民族的荣耀写进历史的长廊
我们期盼着
沿着你走过的航线
乘风破浪
我们期盼着
跟随你的信念
走向远方
(演讲者:武佳丽、梁李斌、张凌晨、关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