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6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屈婷)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院内的一片绿丛中,郭永怀的半身塑像洁白如玉,立在一处小径的尽头。这位“两弹一星”烈士元勋埋骨于此。4月5日,他的夫人、著名语言学家李佩相隔半世后,与他合眠。
4月5日,人们在郭永怀和李佩先生合葬仪式上献花。
没有哀乐,也没有飘飞的挽联,合葬仪式异常安静、简单。李佩的骨灰盒被缓缓放入塑像后的墓穴内,一同入葬的还有两人的已逝爱女郭芹的瓷像。
前来缅怀、追思的人们手捧白菊,一一将之献在塑像前。塑像旁是一方素台,摆放着李佩先生的遗像,台前独有一支白菊安放。
郭永怀是中国科技大学的创办人之一,李佩曾长期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英语教授,两人均桃李满天下。到场很多学生已经白发苍苍,连鞠躬也显得吃力。在仪式之前的追思会上,有的人已经听不清楚了,但忆起往事,仍不时拭泪。
91岁的物理学家、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郑哲敏院士手拄拐杖,和中科院力学所所长秦伟一起揭开塑像下的碑文。碑文这样写:一对伉俪,两种传奇;怀瑾佩瑜,师表后继。
科学家伉俪不少,但郭、李两人的人生堪称“传奇”。他们一个是北国农家子,一个是南国窈窕女;一个是力学的未来之星,一个是资深的“美国通”,两人在美国相识、相爱,又在1956年毅然携手归国。
追思会上,李佩的弟弟李佩璋数次哽咽难言。他记得那是10月初秋的一天,夫妻俩抵达北京站,抱着女儿郭芹缓缓下车,“至今仍历历在目”。
郭永怀曾任中科院力学所副所长,为新中国核弹、氢弹和卫星实验事业作出巨大贡献。1968年,他因为飞机失事牺牲。起火时,他与警卫员牟方东紧抱在一起,遗体烧得难以辨认,但两人胸前夹着的公文包里,一份核试验数据完好无损。
当时,李佩51岁。得知噩耗后,她始终克制,情态“令人心痛”。现场的遗照里,白发的李佩风姿不减。她的学生、外语教师杨佳说,李先生总是一口标准的伦敦音,终生活得优雅。
力学所研究员王柏懿记得,李佩曾建议纪念郭先生可选在诞辰日,而非忌日。为此,她在黑衣外,特意搭配了一条红白相间的丝带,以示“少一些悲伤,多一些奋斗之情”。
79岁时,李佩又失去了女儿。但她的人生却未因此而黯淡失色:她于81岁之际创办中关村大讲坛,一办13年,被誉为“中关村明灯”。而之前,她曾在62岁时,和李政道一起推动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研究生项目,9年间送915名优秀学子赴美深造。
1993年,李佩坚持将郭永怀的骨灰从八宝山请了出来,安葬在这里。力学所的老研究员谈庆明记得她说:“老郭是不愿意住那里的,他要跟大家在一起”。
夫妻俩一生的挚友——钱学森的雕像就立在不远处。早一步归国的钱学森曾数次写信给这个同门师弟,让他“快来!快来!”“我们拼命的欢迎你。”他为郭永怀准备了一间办公室,“淡绿色的窗帘,望出去是一排松树。”
如今,这间办公室被永远保留在力学所大楼的三层,里面陈列着钱学森“欢迎他归国”的信件。在隔壁,钱学森的办公室同样被保留着。
如今,大家真的“在一起”了。
仪式结束后,郭、李两家的亲属在力学大楼前合影留念,并参观了这两间办公室。郭永怀的堂侄郭普远说,郭、李两家人一起写了一本回忆录,最近就要完成了。
1957年,郭永怀曾发表署名文章写道:“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
如今,他深爱的“美丽山河”就在眼前。塑像前后,翠柏环绕,小径上洒满了春风吹落的花瓣。力学所外,中关村大街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郭永怀的学生、上海大学教授戴世强永远记得中关村大街还是林荫道的时候。“出门前,李先生总把郭先生打理得西装革履,分外精神”,然后“郭先生就踱着方步,也不看人,若有所思地低着头,沿着这条林荫道缓缓而来。”
2017年1月12日,99岁的李佩安然离世。此时,距离郭永怀牺牲已经49年了。捧骨灰的是李佩的侄儿李跃。人群散尽后,他眼中含泪:“他们一家三口终于在‘新家’团聚了。”